汗之亡阳,下之亡阴。小便数者大便必硬,不大便十日无所苦也。
脉浮紧,但浮而不合麻黄证,身热汗出而不是桂枝证。若夫热伤气者,少气加甘草以益气。
营气微者加烧针,则血流不行,更发热而烦躁也。烦躁、舌干、大渴为阳明证,欲饮水数升,里热结而不散,急当救里以滋津液。
置刀中放火上,只三沸即去滓,此略见火气,不欲尽出其味,意可知矣。欲小便不得,而反呕欲失溲,此非无小便也,其津液在上焦,欲还入胃中故也。
热厥者,有可下之理;寒厥为虚,则宜温补。重发汗而病不解,则不当汗矣。
表虽不解,因汗、下后重在里,故参、桂兼用。小便数者大便必硬,不大便十日无所苦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