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烦加麦门冬,赤芍、栀子、灯草。 里实不便者,宜解毒承气汤下之,表实无汗者,阴毒寒极色青黑,咽痛通身厥冷寒,重强身疼如被杖,腹中绞痛若石坚,或呕或利或烦躁,或出冷汗温补先,无汗还阳退阴汗,【注】阴毒,谓阴寒至极之证也。
或表热半传于里,半尚在表,则不可汗、下,宜小柴胡之类和解之也。今之外科,乃其绪余也。
如寒极反似湿土,热极反似寒水之化也。如香港脚,用酒糊为丸,温酒下;为末,则用酒调服,能接骨,遍身疼痛,久损至骨。
或亡液、血衰,虽热而反涩也;或滑兼迟,则为病寒;平而滑者,肾之本脉。宁极之子有本以授西平善观李先生。
经曰∶少阴所至为惊,或恶寒战栗,谵妄,谓少阴君火热气之所至,而为此等之病也。若血从口鼻耳目而出,小便难,此为强发少阴汗,名曰下厥上竭,为难治也。
若怯用针刀取之,则用玉龙。当分别而施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