挟热则痿惰缓弛,挟寒则急痛拘挛。洒洒恶风,皮肤大热,宜发表。
河间云∶病寒则气衰而息微,病热则气盛而息粗。涎嗽,加半夏五钱,姜制,加减防风通圣散顶防风疾,常服取效。
太阳中风,下利呕逆,表邪已解,胁下痛,干呕短气,此兼悬饮,宜十枣汤治者。破伤风脏腑秘、小便赤、自汗不止者,因用热药汗出不休,故知无寒也,宜速下之。
民病寒热,作痢,气血不和。下唇属脾与胃,下唇焦而消渴饮水,热在阳明胃;下唇焦而不消渴饮水,热在太阴脾。
时热者,邪热临时外现也。若太阳中风,汗出而烦躁,脉反浮紧,发热恶寒,身疼痛,此太阳经营卫两伤之烦躁,大青龙汤主之。
此下结胸者也。结胸症,脉浮大,不可下。